close

忠興與天寶茶樓(3).jpg

《註》:引用網上的圖片。

 

「叉燒包...叉焼包!」...「蝦餃...蝦餃!」...「燒賣...燒賣!」...「潮洲粉果...潮洲粉果!」...「鹹水角...鹹水角!」...「山竹牛肉...山竹牛肉!」...「糯米雞...糯米雞!」...「馬拉糕...馬拉糕!」...「鴨腳扎...鴨腳扎!」...「灌湯餃...灌湯餃!」........好像阿姐叫賣時的情景仍然是歷歷在目似的。當年,《忠興茶樓》的點心很有水準,難怪當時人山人海了。

除了4大點心和眾多精美點心是我所喜愛之外,當中不能不提《大包》和《鵪鶉蛋燒賣》了。《大包》-全名是《雞球大包》。在數十年前,香港茶樓的熱門點心之一。據說是因為有茶樓老闆因體恤低下階層而製造出來的。原由廣州南下傳至香港,成為香港有名的點心之一。又由於《大包》體積大、餡料多,兼且價錢相宜,所以很受一般大眾市民的歡迎。一個《大包》已足能夠頂肚了,絕對是經濟實惠的點心來的。不過,可惜的是,由於《大包》製作成本高、工序又繁多,加上又賺唔到錢(據說是以成本價出售),還要以茶價補貼來出售。而且到了80年代,香港經濟騰飛,開始有很多市民負得起金錢,對食的要求開始提高了。一個《大包》雖然能夠頂肚,但很多時因為飽肚而不能夠多吃其他的點心。於是乎直到後來(大約是80年代初期左右),《茶樓點心師父》為了迎合時代的需求,遂創製了體積較為細小的《雞包仔》(被稱為《雞球大包》的迷你版,因此亦有《雞包仔》之稱),用來代替《雞球大包》了。從此,《雞球大包》多有絕跡於市面,當時只有一些《古舊的茶樓》(酒樓)才能夠繼續品嚐這種經典的點心。無記錯的話,《忠興》後來亦以《雞包仔》來代替《雞球大包》了(請參看《註》一欄的內容)。記得童年時,也是很愛吃《雞球大包》的。獨愛它大大個,裡面餡料又多。兼且又有我喜歡食的雞肉,而且又夠飽肚,惟一缺點是不能夠多吃其他的點心了。

除了《雞球大包》之外,另外還有《鵪鶉蛋燒賣》這款點心。喜歡食《鵪鶉蛋》的人,一定不會錯過這款點心了。上面的《鵪鶉蛋》,下面的《豬肉》,也是一絶的配搭來的。由於份量不多,好像多多都食得落似的。食得多《燒賣》的話,偶然轉下食《鵪鶉蛋燒賣》這款點心也是不錯的選擇。不過,可惜的是,可能亦是由於工序繁多的關係(而製作成本亦不低的緣故),所以這一款點心直到後來,不是間間《茶樓》(酒樓)都有得食了...

《註》:依稀隱約還記得,有一次去到《忠興茶樓》飮茶想食《雞球大包》。誰知《伙記》話已經沒有了。已經轉為《雞包仔》賣了,當時有點失落的感覺。從此之後再也沒有食過《雞球大包》了...

(未完待續)

吳獅皇

(2016年8月26日)

(2024年12月12日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吳獅皇 的頭像
    吳獅皇

    (吳獅皇-童年回憶小點滴)(簡易版)

    吳獅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