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~~
(在於神的憐憫)
9:14 這樣,我們可說甚麼?難道在神有不義麼?絕對沒有!
9:15 因為祂對摩西說,“我要向誰施憐憫,就向誰施憐憫;要對誰動憐恤,就對誰動憐恤。”
9:16 這樣看來,這不在於那定意的,也不在於那奔跑的,只在於那施憐憫的神。
9:17 因為經上對法老說,“我特意將你興起來,為要在你身上顯示我的權能,並要使我的名傳遍全地。”
9:18 這樣看來,神願意向誰施憐憫,就向誰施憐憫;願意叫誰剛硬,就叫誰剛硬。
~~~
『這樣,我們可說甚麼?難道在神有不義麼?絕對沒有!因為祂對摩西說,「我要向誰施憐憫,就向誰施憐憫;要對誰動憐恤,就對誰動憐恤。」』(羅九14~15。)神說『我要』,我們就不該與祂爭辯。我們不是神,我們沒有祂的主宰權柄。我們也許與祂理論,問說,『為甚麼你愛雅各,恨以掃?』神也許回答:『不要與我爭辯。我願意這樣作。我要向誰施憐憫,就向誰施憐憫。每件事都在於我的意願。』
憐憫和憐恤之間有甚麼不同?很難區別。雖然憐恤非常接近憐憫,但我要說,憐恤比憐憫更深、更細、更豐富。將本節的憐恤與憐憫放在一起,加強神是滿有憐憫的這個事實。
『這樣看來,這不在於那定意的,也不在於那奔跑的,只在於那施憐憫的神。』(16。)憐憫比恩典搆得更遠。倘若我在美好的光景中,並且我的地位與你的地位相配,你給我禮物,那是恩典。然而,倘若我在可憐的光景中,並且我的地位與你的地位懸殊,你給我東西,那是憐憫。倘若我是你親愛的朋友,到你這裡來,你給我聖經作禮物,那是恩典。然而,我若是可憐污穢的乞丐,不能為自己作甚麼,而你給我十元,那不是恩典,而是憐憫。因此,憐憫比恩典搆得更遠。恩典只達到相稱的情形,但憐憫搆得遠多了,臨到可憐且不配得恩典的情形。照著我們天然的光景,我們遠離神,完全不配得祂的恩典。我們只適合接受祂的憐憫。因此,九章十五節不是說,『我要向誰施恩典,就向誰施恩典。』不,這裡乃是說,『我要向誰施憐憫,就向誰施憐憫。』你也許以為雅各沒有良善,他完全是狡猾、詭詐的人,以掃比他好多了。你是正確的。那就是神施憐憫的方式。雅各是可憐的,但神憐憫他。神的憐憫不在於人美好的光景,反而顯於人可憐的光景。神的憐憫所搆到的,超過祂的恩典。
那臨到我們眾人的乃是神的憐憫。我們沒有一個人的光景與神的恩典相稱。我們十分貧窮、十分可憐,需要神的憐憫如同一座橋梁,將我們與神連接起來。將我們帶到神恩典裡的,乃是祂的憐憫。我們何等需要領悟這點,並為著神的憐憫敬拜祂!甚至現今,我們得救並有分於祂生命的豐富之後,我們在某些方面仍處於一種光景,需要神的憐憫如同橋梁把缺口連接起來。因這緣故,希伯來四章十六節說,首先我們需要受憐憫,然後我們纔能得恩典,作應時的幫助。哦,我們何等需要祂的憐憫!我們必須寶貴神的憐憫,像珍賞祂的恩典一樣。使我們彀資格有分於神恩典的,總是神的憐憫。
這樣看來,『這不在於那定意的,也不在於那奔跑的,只在於那施憐憫的神。』『羅九16。』我們的觀念是,定意的會得著他所定意要得著的,奔跑的會得著他所追求的。情形若是這樣,神的揀選就會照著我們的努力和勞苦。但情形並不是這樣;這完全在於那施憐憫的神。我們不需要定意或奔跑,因為神憐憫我們。我們若認識神的憐憫,就不會信靠我們的努力;我們也不會因著我們的失敗而失望。對於我們苦惱的光景,盼望乃在於神的憐憫。
『因為經上對法老說,「我特意將你興起來,為要在你身上顯示我的權能,並要使我的名傳遍全地。」』(17。)神在法老身上顯示祂的權能(不是祂的憐憫),為使祂的名傳遍全地。這表明甚至神的仇敵在完成祂的旨意上,對祂也是有用的。十八節說,『這樣看來,神願意向誰施憐憫,就向誰施憐憫;願意叫誰剛硬,就叫誰剛硬。』對此我們該說甚麼?我們甚麼都不該說,只該敬拜神的道路。每件事都在於祂要作甚麼。祂是神!
(李常受)
~~~
吳獅皇
(2025年3月30日)